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上预约

咨询热线:0576-84226923


二维码

所在位置:首页 >  科室动态

皮肤病的物理疗法

时间:2017-11-03点击:

物理疗法是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热、低温等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皮肤位于体表,用物理疗法治疗多种皮肤病可获得较好疗效,与皮肤科密切相关的物理疗法有电疗、光疗、冷冻疗法、水疗及放射疗法等。

一.电疗

1.电解法(electrolysis) 利用直流电在体内引起化学变化,于阴极附近组织中产生氢氧化钠从而达到破坏病理组织的目的。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蜘蛛痣、局限性多毛症、小皮赘、黄瘤及病毒疣等。近年来随着激光和高频电治疗机的广泛应用,本法已逐步被取代。

2.电离子透入疗法(ionotherapy) 利用直流电的电场作用将带有电荷的药物导入皮肤,而非电离性药物则通过电泳作用进入皮肤,因而同时具有直流电和药物双重作用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手足多汗症、限局性硬皮病、慢性溃疡、慢性前列腺炎、Kaposi肉瘤及用于局部麻醉等。

3.高频电外科治疗(high-frequency electrosurgery) 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电火花、或电场快速改变,使组织内离子处于振荡状态,产生高热,破坏并去除病损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良性皮肤赘生物、扩张的毛细血管、直径小于1cm的皮肤恶性肿瘤。治疗时应无菌操作,避免损伤骨、关节、软骨,瘢痕体质和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者不宜使用此疗法。

二.光疗

1.红外线治疗(infrared therapy) 为热光源产生的不可见光线,波长为760nm~400μm,对人体主要是热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新陈代谢旺盛,加速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人体抗感染能力,还能松弛肌肉,有解痉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疖、毛囊炎、化脓性汗腺炎、慢性溃疡、甲周炎、冻疮及静脉炎等。

2.紫外线治疗(ultraviolet therapy) 为不可见光,波长为200~400nm,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中波紫外线(UVB)及长波紫外线(UVA),其波长分别为200~290nm、290~320nm和320~400nm。日光中UVC一般均被大气臭氧层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光谱波长均在290nm以上。用于治疗的人工UV主要是UVB及UVA。UV照射可有红斑形成,有止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加速组织生长,增强皮肤屏障作用,还有色素沉着、杀菌、促维生素D形成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疖、毛囊炎、甲周炎、丹毒、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慢性溃疡、异位性皮炎、斑秃和早秃等。治疗时,按皮损范围分为全身或局部照射,全身照射首次剂量为25%最小红斑量(MED,用UVB照射于非曝光区的“正常”皮肤,测出24小时后肉眼可见最弱红斑或边界清楚红斑所需的光照剂量),根据照射后皮肤反应情况,逐渐加量,一般较上次剂量增加20%~30%。局部照射,其剂量可分为三种:亚红斑量(小于1 MED)、红斑量(1~5 MED)、超红斑量(5个以上MED)。亚红斑量可每日或隔日照射1次,红斑量可3~5照射1次,根据照射后皮肤反应情况,逐渐加量,每次增加30%~40%。红斑量一次照射面积不可超过400~600cm2。一般10次为一疗程。紫外线治疗的禁忌症有孕妇、儿童、年老体衰者、活动性肺结核、甲亢、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光敏感者等。局部照射注意保护非照射区皮肤,照射时应戴墨镜以保护眼睛。

3.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光化学疗法是一种应用光敏剂加紫外线照射引起光化学反应来治疗皮肤病的一种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光敏剂是补骨脂素(psoralen),包括8-甲基补骨脂素(8-MOP)、三甲基补骨脂素(TMP)及5-甲氧补骨脂素(5-MOP)等,8-MOP在我国最常用,中药补骨脂、白芷等也是光化学物质,人工光源多采用长波紫外线(UVA)的黑灯。补骨脂素加UVA被称为PUVA。

PUVA能使表皮细胞内DNA复制延续,核分裂活动减少,表皮转换周期减慢,增殖受抑制。另外,PUVA还能对机体免疫系统起局部和全身性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UV对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共同影响所致,包括对皮肤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免疫功能的影响,循环血流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类、数目和功能的改变,皮肤的肥大细胞的功能产生影响等。

因存在个体差异,PUVA治疗前应测定最小光毒量(MPD),与测定最小红斑量相似。治疗时先从MPD或略低于该剂量开始,逐渐增加UVA剂量,每周3次,皮损大部份消退后,可减少次数,每周1~2次,基本愈后,可进一步减少次数以维持。8-MOP一般采用口服给药,0.5~0.6mg/kg,照光前2小时服用,也可在照光前1小时外用0.1~0.5%的8-MOP酊。口服药后12~24小时内应戴防紫外线的墨镜以保护晶状体并避免日晒。治疗期间禁食无花果、香菜、芹菜、胡萝卜、芥末等,勿服用其他光敏感性药物或噻嗪类药物。长期治疗者定期检查血象、肝肾功能、晶状体及皮肤肿瘤等。

PUVA可应用于治疗银屑病、白癜风、蕈样肉芽肿、斑秃、异位性皮炎、掌跖脓疱病、手部湿疹等。而禁用于白内障、肝病、卟啉病、着色性干皮病、红斑狼疮、恶性肿瘤、孕妇及儿童等人群。常见的副作用有白内障、皮肤老化、中毒性肝炎、头痛恶心、诱发皮肤肿瘤等。

4.激光(laser)是能够产生激光的物质在特殊的条件下发生离子数反转,通过谐振腔的作用放射出来的光,激光除一般光的相同性质外,还具有高功率、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好的特点。依其能量释放方式,一般可分为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前者如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氩离子激光等,后者如各种Q开关激光、脉冲二氧化碳激光等。激光生物学作用有热效应、压强作用、电磁场作用及光化学反应等。在皮肤性病科可用于激光手术、激光理疗和激光动力学疗法等,近年来,“光热分离”理论的提出,激光治疗范围更加广泛。各种激光治疗时需注意保护眼睛。

(1)激光手术用二氧化碳激光器等发生高功率激光破坏组织,可用于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跖疣、鸡眼、化脓性肉芽肿及良性肿瘤等。

(2)激光理疗用氦氖激光器等发生低功率激光,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可用于治疗毛囊炎、疖、甲沟炎、带状疱疹、皮肤溃疡等。

(3)激光动力学疗法使用光敏剂后照射相应波长的激光,达到破坏组织细胞的目的,可用于治疗鲜红斑痣,某些恶性肿瘤等。

(4)选择性激光“光热分离”理论的提出,使激光的选择作用得到明显提高,即:当应用脉冲激光治疗时,靶组织中色基吸收的光能是间断性的,转化的热能也为间断性,如果脉冲时间短于靶组织的热释放时间(靶组织吸收光能后,将所产生的热能释放50%所需的时间),即可使热能仅作用于靶组织,而不致引起相邻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的选择作用。这种激光包括: 511nm或578nm铜蒸气脉冲激光,578nm或585nm可调染料脉冲激光,可用于治疗鲜红斑痣、毛细血管扩张、血管角皮瘤、蜘蛛痣、红色纹身等; 694nm Q开关脉冲红宝石激光,755nmQ开关紫翠玉激光、1064nmNd:YAGQ开关激光,可用于治疗皮肤深层褐色或黑色病变,如太田痣、异物色素沉着、黑色纹身等;532nmQ开关激光,510nm染料激光可用于治疗皮肤浅层褐色或红色病变,如鲜红斑痣、雀斑、咖啡斑等;2940nm饵激光作用表浅,可用于治疗皮肤皱纹;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除可用于治疗皮肤皱纹外,还可用于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各种良性浅表性皮肤肿瘤;

(5)光嫩肤技术一种使用连续强脉冲光子技术(IPLTM)的非剥脱性技术,可消除细小皱纹、去除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包括适用于治疗光损伤,如日光损伤、色素沉着、着色斑、雀斑以及良性血管性病变和皮肤异色症的I型光嫩肤技术和适用于治疗皮肤损伤,涉及胶原组织的变化,如毛孔、弹性组织变性和皱纹的II型光嫩肤技术。

(6)激光祛毛有两种方式,一是应用694nm Q开关脉冲红宝石激光或755nmQ开关紫翠玉激光直接对皮肤照射(在照射前应在表皮喷射冷冻液),这种方法对白种人并具有黑毛或棕色毛发的病人效果最佳,对黄种人有引起正常皮肤色素减退的副作用;另一种是通过含有微小碳颗粒(1~5um)的碳霜对所治疗区域进行均匀涂抹后,用1064nmNd:YAGQ开关激光照射治疗部位,利用碳粒对1064nm的光吸收强于黑色素,可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而又避免了对正常皮肤可能引起色素减退的副作用。其它光敏剂如5-氨基乙酰丙酸和双血卟啉的祛毛技术也正在研究中。

三.冷冻疗法

冷冻疗法(cryotherapy)是利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坏死,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目前皮肤科最常用的致冷剂是液氮,它具有致冷温度低(-1960C)、无毒性、应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已逐渐取代了其他致冷剂。目前认为冷冻引起组织坏死的机制有细胞内外冰晶形成,使细胞脱水、皱缩,以致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度发生改变,细胞膜的类脂蛋白复合物变性,血液淤滞、血栓形成、微循环闭塞等。冷冻时可按皮损大小及形状选择适当的冷冻头进行接触冷冻,亦可用喷射冷冻或棉签浸蘸液氮冷冻。冷冻后局部组织发白、肿胀,待其自然缓慢复温融解,视情况有时需第二种冻融。一般冷冻后1~2天内起水疱,然后干燥结痂,约10~14天脱痂而愈,留有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时间长后可自然消退。可用于治疗寻常疣、尖锐湿疣、跖疣、结节性痒疹、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粘膜白斑、Bowen病、增殖性红斑、瘢痕疙瘩、基底细胞癌等疾病。

四.水疗法

水疗(hydrotherapy)利用水的温度和温度,以及加入水中药物的治疗作用来治疗皮肤病的方法。皮肤科常用的水浴有淀粉浴、人工海水浴、高锰酸钾浴、补骨脂素浴及各种中药浴。适用于银屑病、慢性湿疹、瘙痒症、红皮病等。

五.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radiation therapy) 利用某些设备或核素产生的射线,达到治疗某些恶性肿瘤和一些良性皮肤病的方法。皮肤科常用的放射源有X线、核素和加速器三种,但近年来X线在皮肤科的应用已大大减少,同位素的应用则趋于淘汰。放射治疗时应注意防护,特别是眼、甲状腺、胸腺、乳腺、生殖腺等重要部位。同一部位X线照射不应过量,以免引起放射性皮炎。

1.X线治疗选择适当穿透深度的X线,到达病变组织。穿透深度的不同与电压有关,依电压不同X线治疗可分为超软X线治疗、软X线治疗、低电压短距离X线治疗及表浅X线治疗。可应用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局限性瘙痒症、手足多汗症、瘢痕疙瘩、草莓状和海绵状血管瘤、基底细胞癌等。

2.放射性核素治疗主要是利用磷-32和锶-90能放出纯β射线,能量强,穿透力小,作用表浅,对深部组织不产生损害。可应用于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草莓状和海绵状血管瘤等。

3.加速器常用的是电子直线加速器,其产生的电子束穿透力可调节。在治疗皮肤浅部病变时,在线束经过的径迹中放置0.5cm厚的有机玻璃板,将高剂量区校正到皮肤浅部。常用的能量为4~6Mev,此能量的射线在皮下2~3cm处剂量锐减,因而不会造成病人的全身损伤。可应用于治疗人体皮肤广泛浸润的疾病,如蕈样肉芽肿、皮肤鳞状细胞癌。



上一篇:皮肤物理治疗注意事项

下一篇:皮肤病患者可以文身吗?


友情链接

医院概况 医院动态 临床医疗 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心 就诊指南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地 址:浙江黄岩新城东路2号    电话:0576-84223311    传真:0576-84223323
E-mail: info@pifubing.com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关闭

就诊指南

浙江黄岩皮肤病医院